天下一绝-发绣"清明上河图"

时间:2024/07/22 浏览次数:44

  人的纤纤毫发经过艺术煅炼和修饰,便成了一幅维妙维肖发绣艺术品。这两天,在上海桂林公园展出的将近150幅发绣作品,色彩细腻逼真,人物栩栩如生,堪称天下一绝。
  据说发绣在我国唐代就有了,民间绣女出于对菩萨的虔诚,剪下自己的缕缕青丝,在丝绢上绣制观世音菩萨和如来等佛像。到了上世纪70年初期,江苏东台发绣艺人施展祖传绝技,开始用头发剌绣飞禽走兽、花鸟鱼虫及和各种艺术作品,深得人们的喜爱。
  这幅发绣《清明上河图》曾远赴台湾展出。作品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繁荣的景象,是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精品。这幅《姑苏繁华图》长16.8米、宽0.41米,画中人物达4600多人,房屋建筑2140多栋,整个刺绣工程浩大,由十六名发绣工艺师通力合作,历时33个月才完成,堪称当今发绣艺术精品之最。
  相关链接:发绣《清明上河图》是精心选用多种自然发色,在高档丝绸面料上刺绣而成的,作品内径长528厘米,宽24.8厘米,装裱后的总长度为818厘米,宽为30厘米。
  巨幅发绣《清明上河图》是十多名高级技艺人员,打破常规克服技术难关,使用整套、散套参针、切针、借针、缠针、滚针等数十种针法、耗费1800个工日刺绣而成,为充分表现作品中的亭、台、楼、阁、桥、船、城墙等一系列景物和数百名人物造型,研制人员对采用的色发、针法、装裱面料装裱方法及款式,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琢磨和研究。
  用天然色发再现历史巨作《清明上河图》,无论是古代汴京郊外农村景色,还是浩瀚的河流,宽敞的拱桥、高耸的城郭都表现得十分真实、精致、古朴、典雅和自然,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。通幅作品气势雄浑流畅,色彩淡雅,线条精美,晕色自如,层次分明,新奇别致天然色发神奇妙用,独具匠心巧夺天工,发绣《清明上河图》通幅作品平、齐、和、顺、无接缝。具有较高的收藏、欣赏和艺术价值。
  著名艺术大师鉴赏家谢稚柳欣然写下“发绣清明上河图”七个大字;著名书画大师武中奇挥笔题写“丹青染尽清明胜,素手神传风俗情”,诗句盛赞发绣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