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袍:女性服装中 一朵奇葩

时间:2023/11/29 浏览次数:73

  旗袍是我国近现代女性服装中一朵美丽的奇葩。旗袍能勾画出女性的玲珑曲线,用绚烂的色彩粉饰出一道绝妙风景,无论世界时装多么缤纷绚烂、推陈出新,旗袍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,它的美无可替代,正如现代永远无法取代古典。而旗袍独属于女人,它能将旗袍的古典美演绎得风情万种。


  有资料记载:“旗袍源于清代的旗人之袍,是贵族的衣饰。现代意义的旗袍,诞生于20世纪初叶,盛行于三四十年代,一度成为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。行家把20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,30年代达到顶峰状态,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。”


  传统旗袍的特点是衣裳连体,随体收腰,下摆开衩,凸显曲线轮廓。有收领、收襟、半袖、短袖、齐肩等多种样式,颜色更是五彩缤纷,面料多以锦缎为主,给人富贵艳丽,柔中含挺的感觉。它悄然无语地紧贴在身体的表面,丝毫不张扬,如同东方女子温顺文雅的品质。旗袍的丝绸质地,暗示着东方女人光洁滑腻的皮肤,甚至仿佛有体温。旗袍的叙事是平缓的,同时又是紧凑的,仿佛白描笔记,简约而又凝练。紧身的裁剪,则将东方女人柔顺曲美的身体线条凸显无遗。


  不同年龄层次,不同经历的女人会将旗袍诠释出不一样的风味。少女穿上旗袍时而像荷花池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,亭亭玉立清雅脱俗,时而又凄美哀愁而不失神秘,仿佛闻到流年的暗香和生动的苦涩淡淡飘来;少妇穿上旗袍更显珠光宝气,丰韵高贵,可以雍容,可以悲伤,可以大度,换不掉的是女人身上柔美成熟的气息,像电影《花样年华》中张曼玉身穿旗袍的二十多种扮相,不知迷倒了多少人;中老年妇女穿上旗袍更显富贵艳丽,高贵典雅,雍容华贵,旗袍总能穿出百样风情,老少通吃,历久弥新。


  旗袍发展至今已经不单单只是停留在服装的层面,它更是一种审美情趣的代表,它是一种文化,由传统中国古典美感与近代思想解放相撞击出的火花所组成,旗袍将东方传统和摩登风格混为一体,必将继续演绎它的神话。


  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